G7峰会上对中国火力全开的冯德莱恩,如今正面临欧洲议会不信任投票的灭顶之灾。危急关头突然对华示好方圆之道,冯德莱恩这招"临时抱佛脚",真能帮她渡过政治危机吗?
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,最近上演了一出"变脸"大戏。就在G7峰会上对中国火力全开、指责中国"武器化稀土"不到一个月后,她在布鲁塞尔会见中国外长王毅时,突然换上另一副面孔,大谈中欧合作的重要性。这种180度的态度转变,背后究竟藏着什么玄机?
【冯德莱恩面临欧洲议会不信任投票】
原来,冯德莱恩正面临执政以来的最大危机。据外媒(Politico)报道,欧洲议会已收集到足够签名,将在下周对她发起不信任投票。这可是十多年来头一遭,欧盟委员会主席被逼到如此境地。更严重的是,如果投票通过,不仅冯德莱恩要卷铺盖走人,整个欧盟委员会都得集体辞职。
罗马尼亚极右翼议员皮佩里亚表示,已经收集到足够签名,准备就三大"罪状"对她发起弹劾:疫苗采购黑箱操作、疫情资金使用不当、操控非政府组织影响议会。
再加上她强推的《欧洲绿色协议》引发多国农民抗议,能源政策搞得成员国剑拔弩张,访问以色列不打招呼惹众怒,对俄能源制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,对华"脱钩"更是遭到多数成员国反对。这位主席的执政成绩单,简直可以用"灾难"来形容。
方圆之道
【王毅会见冯德莱恩】
这种情况下,冯德莱恩突然对中国展现出的友好态度,就不难理解了。她迫切需要为自己找到一个“救命稻草”。面临不信任投票,她的执政地位岌岌可危,如果能够与中国建立建设性的关系,无疑可以转移公众注意力,并向外界展示她的领导能力。
而会见王毅外长时,冯德莱恩不仅大谈要发展"稳定建设性"的欧中关系,还特意强调坚持一个中国政策,这与其在G7峰会上的强硬表态形成鲜明对比。明眼人都看得出,这是要拿对华关系当"救命稻草"。
不得不说,冯德莱恩这步棋下得挺妙。实际上,中欧关系一直以来都是欧洲经济的命脉之一。从经济复苏的角度看,促进中欧经贸合作无疑是个明智的选择。特别是中国掌控着全球90%以上的稀土供应。
【欧盟希望中国放宽稀土出口】
近期中国加强稀土出口管制方圆之道,直接掐住了欧盟高科技产业的命脉。如果能在即将举行的中欧领导人会晤中,争取到中国在稀土审批上的让步,那绝对是她的重大政绩。
电动汽车关税问题也是个烫手山芋。冯德莱恩若能促成中欧达成关税协商机制,不仅能让德国等汽车大国对她感恩戴德,更能向欧洲民众展示,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这两张牌要是打好了,说不定真能帮她增加政治筹码。
说白了,冯德莱恩如今面临的信任危机,归根结底是因为欧盟的管理模式,与普通民众内心期待之间存在巨大鸿沟。若她渴望挣脱这一困境泥沼,唯有借助外部议题来转移矛盾焦点。
【中欧合作契合欧盟经济复苏的迫切需求】
而中欧合作,恰好为她提供了一个绝佳契机。这一合作既契合欧盟经济复苏的迫切需求,又能彰显欧盟的战略自主性,进而有助于她争取到跨党派的支持与认可。
但问题是,中国会买账吗?王毅外长在会晤中说得明白:中欧要总结过去50年经验,规划未来合作。这话看似平常,实则暗含深意——合作可以,但得拿出诚意来。中国支持欧洲一体化,坚持多边主义,这些原则立场不会因为冯德莱恩的个人处境而改变。
冯德莱恩现在的处境,其实反映了欧盟治理的深层困境。一方面要迎合美国的战略需求,一方面又要顾及成员国的经济利益,结果搞得里外不是人。
【冯德莱恩需要拿出足够的诚意】
对俄制裁伤及自身,对华强硬适得其反,内部改革又引发众怒。这种"既要又要"的骑墙策略,终究难以为继。
更关键的是,中国早已看透这套把戏。冯德莱恩若真心想改善对华关系,我们欢迎;若只是想临时抱佛脚,过了这关又故态复萌,那恐怕打错了算盘。毕竟,中国手中的稀土王牌,可不是用来给欧盟政客救急的。
展望未来,中欧关系何去何从,主动权其实在中国手中。我们有足够的战略定力,不会因为欧盟一时的态度反复而改变既定方针。
冯德莱恩能否保住乌纱帽,关键看她能否真正认识到:与中国为敌得不偿失方圆之道,与中国合作互利共赢。这个道理,希望欧洲的政治精英们能早点想明白。
富豪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